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学生
 
发布时间:2023-05-15 15:15     浏览:    
 
 
 课题负责人简介:孟万金,心理学博士,教授,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与特殊教育研究部负责人,《中国特殊教育》杂志社社长,美国佛州大学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课题“中国教育创新案例研究”、教育部课题“全国教师教育优秀课程资源评价研究”及世界银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十余项。研究领域:心理学,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外语教学,校长/教师培训,特殊教育。出版《新课程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与实务》培训丛书(5册并获奖)、《英语新课程多元智能教学系列丛书》(10册并入选国家“十一五”规划重点图书)及其它心理与教育著作合计30余部,在“教育研究”、“心理科学”、“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等杂志发表“教育心理学的新使命:提高新一代国民心理素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思想探析”等中、英文论文近100篇。《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和差异教学策略研究》成果公报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华国栋主持完成了教育部重点课题《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和差异教学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为DHA060141)。课题组成员有燕学敏、史亚娟、赵小红、李泽慧、程向阳、郭要红、及文平、辜伟节、孙常屿、吴娟、朱廷梅、田立丽。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内容

学生不同学习需要类别的研究;(重点研究困难学生、超常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

差异教学的国内外比较研究;

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和差异教学策略的相关研究;

差异教学策略的实验研究;

差异教学效果的评价研究;

教师的差异教学能力培养研究。

2.研究方法步骤

研究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7.4-2008.7主要进行学生不同学习需要的研究、差异教学理论研究和差异教学实验的前期准备。

学生不同学习需要的研究,主要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访谈、问卷)和资料分析的方法,对学习过程观察的方法,并重点对超常学生和困难学生的学习需要进行研究。

在理论研究方面,主要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比较研究的方法、逻辑推理等方法,分别从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方面对差异教学策略的理论基础进行研究,并和分层教学、个别化教学等进行比较。

在实验研究准备方面,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对实验学校的教学情况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对实验班的教师进行差异教学的理念、策略和方法的培训(同时进行教师差异教学能力培养研究)。

第二阶段2008.7-2010.5在继续深入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开展差异教学的策略研究,主要运用案例研究、行动研究和现场准实验研究等方法。

实验的自变量:差异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实验的因变量:学生的质量,(在这前进行差异教学效果评价研究)主要从两方面测量,一是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实验班群体的效果)二是否促进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有代表性的个案)

实验的类型:不等控制组前后测设计

第三阶段2010.5-2011.5对研究的资料、实验的数据等进行分析、提炼和概括,并在此基础上完成研究成果,

二、结论与对策

1.对学生不同学习需要的研究

差异教学的前提是了解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以往的研究较多关注不同类别学生的身心特点,强调诊断鉴别,甚至带来标签的副面作用,但对他们的不同需要尊重、分析不够。对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如困难学生、残疾学生要么不够关注,要么降低目标要求,而这恰恰会影响了他们的发展。例如对于视障学生来说,他们只是在学习方式,特别是表象方式与明眼学生不同,有其特殊需要,一般并不需要降低认知目标层次。我们要分析学生因身心特点、学习环境、生活环境不同带来的学习上不同需要,对学习的差异性给予关注。

为了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课题组给教师介绍了便于他们操作的量表、问卷等工具,并编辑成《学生不同学习需要测查》资料,供课题组教师参考,在帮助教师使用工具科学测查时课题组特别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学生作品的分析,对学生追踪调查,并在第一次年会上做辅导报告“教学过程中的差异教学诊断”。我们还主张小学高年级以上的学生学会自评,认识自己。在课题组统一要求下承担课题研究的学校,研究的第一步都从不同角度和方面对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进行了调查分析。我们要求对学生进行全面动态的测查,了解学生个体间的差异与个体内的差异,并特别关注学生优势潜能的测查。

从研究对象来说,我们首先对学生中的弱势群体进行研究。不仅进一步对普通班的视障、听障、智障、肢残等儿童的身心特点、学习特点与特殊需要进行研究,还对这几年明显增多的自闭症儿童身心特点、学习特点、特殊需要、教育训练的原则、方法进行研究。进一步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研究,特别关注了因感觉统合失调造成学习困难的儿童,以及不同学科学习困难学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总课题组出版了《特殊需要儿童的心理与教育》(第2版),课题组的一些学校也对学困生进行不同角度的研究,积累了数十篇个案,发表了近十篇论文。我们对学困生的教育观点是1根据马斯洛的理论,对学困生不只考虑他的认知上不同需要,还要考虑他学习、生活环境以及心理安全、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2对学困生的教学不是盲目降低要求,而是首先为他提供援助,在教师、同学的支持帮助下,调动他们主体意识,改进学习方法策略,努力实现目标。只有在差距太大的情况下,才能适当降低学习目标要求,但仍然对困难生要有挑战性。3应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思维过程及学习环境,分清第一性缺陷和派生的第二性缺陷,深入分析探求学困的主要原因。4在了解学生个体内差异的基础上,扬优补缺,开发潜能,在优势领域获得成功,再将积极性迁移到弱势领域。

本课题立项后,根据教育公平推进的需要,本课题又增加了对农村进城务工子女或暂住人口子女及单亲家庭子女的不同学习需要研究。借鉴马斯洛理论,对他们家庭经济状况、环境变迁、文化差异、亲子关系、父母教育方式、课余生活、心理状态等方面的差异进行调查,并进一步深入了解分析他们学习上的不同需求,特别是来自不同地区的务工子女的不同学习需求,如教学语言、课本类型、教学进度、师生关系、伙伴关系等进行调查研究,如北京巨山小学,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致力于使学生的“差异美变为和谐美”,针对农民工子女的身心特点,倡导“我能行”的教育理念,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学生群体中的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特别是超常学生是人力资源中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培养创新人才不可忽视的群体。以住少数超常学生是在少年班、实验班接受教育,这种教育模式虽然能满足超常生智力发展的需要,但也可能带来他们心理和社会发展的问题。事实上现在多数少年班已夭折,而大多数超常生仍在普通班被迫无奈接受他们早已理解的知识。本课题着重对普通班超常学生的身心特点、学习特点和特殊需要进行研究,其中包括残疾人群中的超常儿童。倡导在普通班开展超常教育,满足他们在速成、深造、创造和社交等方面的需要。同时也探索在超常生带动下,开发普通学生潜能,使他们超常发挥。在研究基础上课题主持人完成专著《你也能出类拔萃——普通班的超常教育》。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也取得了明显成效,苏州六中对于艺术上有特长的学生从课程、教学等方面满足他们的不同需要,几年来不仅学生整体质量不断提升,而且培养了一大批艺术尖子生,形成学校办学特色。被教育部授予“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信狮教育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6 www.bdqnszjh.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